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联社团 >

心理危机如何干预与识别?

发布时间: 2010-11-25 23:20 文字: 社团联合会宣传部?诵切浏览:

1123晚,由我院心理协会主办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信息学部1号楼附三502教室成功举行。信息学部心理咨询室咨询专家马丽华老师和测绘学院团委副书记、08级辅导员、我院社团联合会指导老师张婧应邀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吸引了很多心理知识爱好者,在自由交流、开放活跃的氛围中,讲座展开了。

 

讲座开始前,张婧老师对马丽华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她强调了本次讲座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能力。

本晚马丽华老师的主讲专题是“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关于心理危机】

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了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可能“未知未觉”。所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对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并采取措施极为重要。换句话说,倘若一个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但他却没有及时察觉而任其心理危机加重,那么就有可能酿成精神分裂甚至是自杀的悲剧。

 

【关于心理危机的识别】

心理危机的识别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做恶梦、容易惊吓、窒息等。

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忧郁、易怒、过分敏感或警觉、害怕死去等。

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精神萎靡等。

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容易自责等。

马丽华老师在演讲

谈到心理危机的识别时,马丽华老师在现场做了一个调查:她问在场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是否有过以上几方面的反应,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人承认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马丽华老师对调查结果解释说,其实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只不过是大家并没有完全察觉而已。但这并不是说心理危机不能造成大的问题。马丽华老师举了一个女大学生的例子——一位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一天她在湖边一个人面对湖面坐着,正有自杀的念头,路人发现他把她拦下来送回了寝室。然而,室友们却没有对此引起高度注意,没有察觉到她这一举动的反常,以致她心理危机的重要。最终,过了几天该女生便跳楼自杀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因对心理危机没有及时识别而酿成的悲剧。对此,马丽华强调了对心理危机的及时识别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识别心理危机,那么这样的悲剧仍有能发生。

 

如果能识别心理危机,那么如何采取措施呢?这便要提到另外一个名词“心理危机的干预”了。所谓心理危机的干预,在心理学领域中,它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马丽华老师在谈到心理危机的干预问题时,谈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处理处于心理危机的状态;二是如何帮助正处于心理危机的人摆脱心理危机;三是如何实施干预步骤。针对这几个方面,马丽华老师给出了几条建议: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科学的状态看待心理危机来处理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危机。至于如何实施心理干预步骤,马丽华老师总结了为“立即报告——做好监护——陪伴支持——推荐咨询——护送就医”五个步骤。其中,马丽华老师强调了“立即报告”以及“做好监护”两个方面,并就此问题马丽华老师同现场同学展开了讨论,并解决了现场同学提出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让在场的同学对心理危机的干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至此,此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圆满结束。本次专题讲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admin